薛宝钗:“无情”与“无缘”
与至清的黛玉相反,薛宝钗代表了人间温情与世俗智慧。曹雪芹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用来与人世相处的人格。薛宝钗更富于女性魅力,一切与黛玉的人设无法兼容的女性优点,几乎都被曹雪芹赠与了宝钗。薛宝钗距离贾宝玉所向往的女儿世界,其实更近了一步。这也为宝玉在黛玉与宝钗之间的摇摆提供了更充足的理由。
宝钗为什么“无情”
宝钗是不爱宝玉的。
至少,没有爱到黛玉那个程度,不会为他牺牲自己的性命,更不会为他牺牲自己所爱的一切。
宝玉是“情不情”,黛玉是“情情”,宝钗则是“无情”。不管你宝玉对我有情也好,无情也罢,我对你是无情的。你对无情的我有情,那是你自己的事,与我无关。所以,曹雪芹形容宝钗,用的词是“冷香”,是“雪”,是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。
那么,宝钗为什么不爱宝玉呢?那可是宝玉啊!薛宝钗可是个青春少女啊!
有人说,她压抑了对宝玉的爱,用封建礼教压制的。冷香丸就是封建礼教的象征。
我认为,宝钗就是可以不爱宝玉的。就算我再是青春少女,就算你贾宝玉再是万人迷,我就是可以不爱你。爱这种东西是最说不清的,所有人都爱的,我就是可以不爱。正因为不爱是自由的,自由恋爱才有意义。
薛宝钗不爱贾宝玉,并不说明她不会爱。也许她遇到另一个人,就可以爱得像黛玉爱宝玉那样,只不过宝玉不是这个人而已。薛宝钗表现的,就是一个人不爱另一个人,或者说,不很爱另一个人的状态。
那些默认任何一个青春少女都会爱上贾宝玉,从而认为薛宝钗不爱贾宝玉就是不会爱,就是假装不爱的,未免太替贾宝玉自恋了。其实贾宝玉自己都明白“不过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”这个道理。薛宝钗也不是没有眼泪,但她的眼泪不属于贾宝玉。
说薛宝钗天生带有一股热毒,被冷香丸压下去了,我觉得这个倒不是在写她的爱情,而是在泛泛地写她所有的情。薛宝钗是一个很有节制、很冷淡的人。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情,而是情太深了。
情太深,就像衣服袖子太长,要挽回来一点,反而显得比别人袖子短了。只有情深的人,才需要节制,需要冷淡。薛宝钗的热毒就是她的情,情太深了,就变成了冷香。
这种可以挽回来的情,应该是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情。如果达到了爱情的程度,就不是这个原理了。生死相许的爱情,林黛玉对贾宝玉那样的爱情,是没法往回挽的。
说宝钗不爱宝玉,她也是有点爱的。宝钗对宝玉的爱,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爱,而是遇到一点阻力就会收回的爱。遇到阻力就会收回的爱,也是爱,如果阻力不存在的话,宝钗也会与宝玉结婚,也会过很甜蜜的日子,但如果阻力存在,需要付出代价,这个程度的爱,就不值得付代价了。
宝钗对宝玉的爱,是金玉良缘,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不同。木石前盟,是绛珠仙草欠神瑛侍者的情,她欠的就是这个人的情,所以非得还给这个人不可,把自己的命搭进去,也非得是这个人。
金玉良缘,只要有玉的就能配得上,贾宝玉可以,甄宝玉也可以。黛玉爱宝玉,爱的是这个人;宝钗爱宝玉,爱的是这样的人。
要说结婚,爱到宝钗这样,就可以结婚了。但是爱到宝钗这样,也可以不结婚,因为你爱的是这样的人,再找还有,不一定非跟这一个结婚不可。如果有别的因素,比如他还有个木石前盟,那你就先让路,再找别的金玉良缘去。
宝玉已经有了黛玉,他们的爱是木石前盟,以薛宝钗爱的程度,不值得去拆散他们。对薛宝钗来说,这个程度的爱,在这个世界上是有无数的机会的,没必要非盯着贾宝玉不可。
所以,宝钗对宝玉采取的态度,是躲得远远的,回避一切嫌疑。她之所以要避嫌,不是为了封建礼教,而是不想干扰宝黛的爱情。她避嫌甚至不是一种牺牲,只是一种理性选择,因为她并没有爱宝玉爱到很深的程度。
宝钗对宝玉不表现爱情,也可以看作对宝玉的一种爱护,这也是她对宝玉的情,也可以看作深情结成的冷香。这种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,并不是浓烈的爱情。薛宝钗一生,可能与无数人都有这样的情分。
尽管没有很深的爱情,也在努力地避嫌,宝玉和宝钗之间,还是难免偶尔流露出男女之情。在接触频繁的异性之间,即使全无发展爱情的可能,偶尔流露出似有似无的男女之情,也是很正常的事。
《红楼梦》很会发掘这样似有似无的情,这显示出作者的敏锐,但要把这样的情都坐实,都当成实打实的爱情,就没意思了,不风雅了。曹雪芹写宝玉与宝钗之间偶尔的动情,是为了写不相爱的人之间偶尔动情是怎样的情态,就是所谓的“任是无情也动人”,我们当一种风雅来看就好。
鱼与熊掌
宝钗的形象是美的。她体态丰盈,比黛玉更健康,更有生命感。曹雪芹写她“脸似银盆,眼如水杏,口不点而含丹,眉不描而横翠。”丰润的脸庞,白净的皮肤,大大的、水汪汪的眼睛,红润的嘴唇,浓黑的眉毛,不用化妆,已经是一张艳丽的面孔。
这几个特征,曹雪芹都是暗暗对着黛玉写的,病弱的黛玉是不会有这些特征的。宝钗拥有的,是一个健康少女的无敌青春。
我们都知道,唐代是以胖为美的。其实整个古代中国,主流审美都是喜欢白白胖胖的人。美人不需要胖到臃肿,但不能瘦得筋骨毕露。因为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古代,只有不挨饿、不干活的上等人,才更容易长成这样,长成这样说明健康。就像我们今天喜欢没有赘肉而很结实的人,是因为有钱有闲去健身的人,更容易长成这样,长成这样说明健康。
薛宝钗放到我们今天不一定算胖人,只是长得白而丰满,看上去很健康。像林黛玉这样的病态美,虽然一直受到文人的歌颂,但这只是文人的小众趣味,是不被社会主流喜欢的。像薛宝钗这样的身体形象,才是更多人喜欢的。
宝钗这样的身体,是比林黛玉更富于女性美的。对于美丽的薛宝钗,贾宝玉是不无向往的。有一次,薛宝钗胳膊上戴了一个红麝串,贾宝玉说要看,薛宝钗因为胳膊比较丰满,褪了半天褪不下来。贾宝玉就想,这个胳膊,要是长在林妹妹身上就好了,我就可以摸一摸了。
这里说明,贾宝玉是对薛宝钗的身体有朦胧的向往的。但是准确地说,他向往的也不是“薛宝钗的身体”,而是“薛宝钗这样的身体”。薛宝钗的胳膊,准确地说,是薛宝钗这样的胳膊,只有长在林妹妹身上,他才会摸。
他爱的仍然是林黛玉这个人,只不过这个人要是长成薛宝钗这样,可能也不错。长不成,也就算了,最后他就想了个,“只恨我没福”。
宝钗不仅富于女性美,也更有生活常识。有生活常识,也是一种女性化的特征。封建贵族家庭里,男孩都被逼着念圣贤书,不太有机会琢磨生活情趣;女孩不用念书,就会更多地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;丫鬟根本不能读书,而且要干活,就更知道怎么摆弄小物件。
贾宝玉对女儿世界的向往,大多就寄托在女孩子们手中摆弄的小物件上。女儿的世界,拥有着丰富的、他不了解的关于生活的知识。
宝钗对于精致的生活,也是博学多闻的。比如第八回里,她就劝宝玉不要吃冷酒,吃了冷酒对五脏有害,这就是一种关于酒的知识。这种知识在圣贤书里没有,大碗喝酒的糙汉子也不会注意,这种知识体现出一种女性的细腻。这个知识令贾宝玉钦佩,也让他体会到了宝钗的关心。
这一刹那,宝玉对宝钗是有情的。所以,很久以后,王熙凤还会用“别吃冷酒”这样的话来打趣宝玉。
宝钗还很懂戏。过生日的那次,她点的戏,既能热闹,让老太太高兴,戏词其实又格外雅致,能让贾宝玉击节赞赏。能淘出一出这样的戏来,非得听过好多戏不可。难怪这次宝玉又对宝钗崇拜得五体投地。黛玉赶忙打断了他。这时候黛玉心里是有点不高兴了,因为她推荐不出一出这样的戏来。
黛玉是不太懂戏的。在读《西厢记》、听《牡丹亭》之前,她没听过什么戏。就好像中学时候古文很好的女生,很可能是没听过流行歌曲的。这也不能算是知识面窄,而是中国的传统,不太看得起流行歌曲这样的学问,父母老师不大会教的。
而薛宝钗就不一样了,她早在上京之前,就看过“元人百种”了,这个阅读量是不小的,能做个元曲方向的硕士论文了。也有一种学霸,是整天听歌,一问什么流行歌曲都知道的,薛宝钗就属于这种。正因为她听得多看得多,所以她更懂得流行歌曲是干什么的,喜欢归喜欢,不至于看见一首就新鲜得“饭也不想吃”。
林黛玉张口就是《西厢记》、《牡丹亭》里的戏词,说明她熟,熟到张口就来,说明刚读过。林黛玉说的这些戏词,薛宝钗一听就知道是哪里头的,说明她更熟,但是她不会张口就来,因为她不是刚读过,所以是“曾经很熟”。
等于林黛玉是就会唱两首流行歌曲,天天挂在嘴边,薛宝钗是什么风格的流行歌曲都会唱个几十首。所以薛宝钗随时都能开出一个合适的歌单来,林黛玉不行。
薛宝钗懂酒,懂戏,这都是关于精致生活的知识。所谓才女,不一定只有会写诗才是才女。懂酒懂戏,也是才女。如果是会写诗的才女懂酒懂戏,就更好了。生活知识丰富,是薛宝钗作为才女的一个重要表现。
这些生活知识,虽然不足以让一个男人爱上你,但足以在结婚后增加生活的情趣。薛宝钗的生活常识,像她的美貌一样,都是锦上添花的事。如果你有林黛玉一样的高洁心性,同时又有薛宝钗一样的女性柔情,那是最理想的,是曹雪芹理想中的“兼美”,是“钗黛合一”的境界。
但是很多时候,同一个人身上不能同时具有这两种美好的品质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这时候就只好舍鱼而取熊掌,舍宝钗而取黛玉了。
鱼与熊掌能不能兼得呢?我希望是能的,我看不出二者有什么必然不能兼容的矛盾。在生活中,我们可以培养自己有林黛玉的见识,林黛玉的性情,同时让自己拥有薛宝钗的身体,薛宝钗的知识。只不过,曹雪芹是写小说,要讲究典型性,要根据人物的特点,给她们分配更合适的属性。
林黛玉是个有见识的人,有见识的人最好是无所顾忌的,有见识而无所顾忌的人就难免眼光高,不愿意迎合世俗,这样的人就难免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漠不关心,离物质远一些,离物质远的人,就设计她身体弱一些,超性别一些。
那么林黛玉所没有的,健康的美貌,生活的常识,这些特征就都给薛宝钗。而留心日常生活的人,更有可能迎合世俗。这些联系都不是必然的,只是概率较大的,这样分配,会让人物看起来最合理。
那么,两个人都有优点,都不完美,贾宝玉会怎么选择呢?
宝玉的选择
黛玉是贾政的亲外甥女,她身上其实是带着贾政的影子的,黛玉其实就是美化了的贾政。贾政曾经是一个落拓不羁的才子,黛玉身上也是有落拓不羁的才子气的。贾政很傲娇,林黛玉也很傲娇;贾政说话刻薄,林黛玉也说话刻薄。
尤其是第九回贾宝玉出去上学那次,先是贾政傲娇着奚落他一番,回头他去了林黛玉那里,林黛玉接着傲娇着奚落他。如果你用林黛玉说话的逻辑去理解贾政的话,就更容易理解贾政并不是真的讨厌宝玉,只能说贾政不愧是林黛玉的亲舅舅。
只不过,林黛玉身上没有贾政作为中年人的威严和无奈。我们从贾宝玉的视角看出去,离林黛玉近,离贾政远。我们容易看见林黛玉的风趣,不容易看见贾政的风趣。我们跟贾宝玉一起怕着贾政,精神紧张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,更容易把他的玩笑听成责备。林黛玉比贾政更美好一些,她的刻薄,她的脾气,我们更好接受一些。林黛玉的才华和风趣是她吸引宝玉的地方,而贾政在他的世界里,也是有才华,有风趣的人。
然而,我们和宝玉在林黛玉面前又何尝不是紧张的。宝玉害怕贾政的奚落,又何尝不害怕林黛玉的奚落,对此,他只能“又是咬牙又是笑”。宝玉敬贾政,也敬黛玉。他怕被贾政看不上,其实又何尝不怕被黛玉看不上。
在宝钗这里,宝玉面对的则是另一种情形了。宝钗不总是奚落宝玉,表现得比较温和大度,帮他化解尴尬,给了他很多关心。这其实是一种母亲般的关怀,与父亲式的严厉形成了对比。
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,她身上带的是王夫人的影子,宝钗就是美化了的王夫人,甚至就是年轻的王夫人。宝钗继承了王氏家族规矩严整的文化,也表现出母性的温柔。
贾宝玉在黛玉和宝钗之间的选择,其实也是在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之间的选择。
少年人在情窦初开的时候,往往是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父母的形象选择爱人的。因为少年自己的择偶观还没有成熟,而父母是他最熟悉的成年人,是最顺手的择偶模板。
按照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,男孩子在这个阶段,会倾向于按照母亲的形象寻找爱人,同时排斥父亲。这是他根据自己民族的情况得出的结论。这个理论在现代受到了很多挑战。比如,贾宝玉就没有典型地体现这个理论。
贾宝玉对近似他母亲的薛宝钗,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兴趣,他深爱的仍然是来自父系的林黛玉。他对宝钗的柔情并没有更多的感念,也并未因黛玉的性情而疏远她。与此对应,宝玉对王夫人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依恋,对贾政也是只有敬畏没有仇恨。贾宝玉的表现,在我们这个民族也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贾宝玉“长于妇人之手”,母亲承担了管束他的责任,较为强势。对于母亲的管束,贾宝玉是畏惧而排斥的。对于像母亲一样温柔,却会按照母亲的口径规劝他的宝钗,他其实是不敢交付身心的。而对于父亲的“诗酒放诞”的世界,宝玉是向往的,他无法抗拒黛玉的魅力,是与此有关的。
在宝钗和黛玉之间,宝玉有摇摆,但最终偏向了黛玉。这意味着,在父亲形象与母亲形象之间,宝玉有摇摆,却最终坚定地选择了父亲形象。
宝玉在钗黛之间摇摆,始终倾向黛玉,也始终未能对宝钗彻底忘情。正如黛玉吐槽的,他是心里有妹妹,但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了。这个“忘了妹妹”,都只是一瞬间的,但始终是存在的。
对于这种选择的烦恼,宝玉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的对策,即从钗黛之间抽离,留下钗黛同框,自己在远处对她们进行纯粹审美的观照。
这个策略并不是匪夷所思的,我们不妨仍然采用对调性别身份的方法来思考。
比如说,你是一个女生,有两位男同学都暗恋你,在班级大合影的时候,都想站在你身边。这时候,你靠谁近一点,都不合适。你最好的选择就是,抽身离开,另外找地方站。多年以后,大家看照片的时候,看到他们俩站在一起,绝对想不到他们都是来找你的。
又比如说,你看一部电视剧,里面两位男演员都很帅。比如说,看《镇魂》,里面的朱一龙和白宇都很帅。你一开始会想,我找男朋友,是找朱一龙这样的,还是找白宇这样的呢?但是他们俩都太帅了,你无法抉择。
于是你很快就放弃了这样的纠结,安心看他们俩演戏,只要在同一个画面里看见他们俩,就觉得很开心。
宝玉看黛玉和宝钗的心情,差不多就是你看白宇和朱一龙的心情。
第四十二回,宝玉看黛玉头发有点乱了,示意了她一下,黛玉自己整理好了。过了一会儿,黛玉和宝钗玩闹,头发又乱了,宝钗又帮她整理头发。宝玉远远看着,就想,早知道刚才就该留着,让宝钗一并帮她抿上去。
在这里,宝玉与黛玉之间仍然存在着分寸感,宝玉并没有“动手动脚”去帮黛玉梳头,反而是宝钗与黛玉之间做出了梳理头发的亲密动作,宝玉以一种审美的眼光从旁观看。这表明了此时作者的态度,与其在钗黛之间纠结,不如安静地欣赏她们的美。
从四十二回开始,曹雪芹很注意写钗黛之间的互动,我怀疑这跟读者的反馈有关。贾宝玉是偏心黛玉的,偏偏宝钗又是一个人情练达之人,这就可能造成一个误解,认为宝钗“不好”,是一个“有心机”的“坏人”。又因为黛玉爱拿宝钗开玩笑,就更会让人误解,认为钗黛之间关系不好,有斗争。
为了消除这样的误解,曹雪芹后来就努力地写,宝钗也是很美的,钗黛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。
曹雪芹在四十二回安排了一场戏,写宝钗和黛玉消除误会,这其实是消除读者对宝钗的误会。在此之后,钗黛之间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亲密。
宝玉欣喜地将此形容为“梁鸿接了孟光案”,用恩爱夫妻的典故,来形容钗黛之间的关系。然后宝玉就可以静静地在旁边观看这唯美的画面了。这似乎比得到一个兼有钗黛优点的女子更令人满足。
人情练达即文章
曹雪芹本人就是世事洞明、人情练达的人,要不他也写不了《红楼梦》了。曹雪芹把他人情练达的一面,赋予了薛宝钗。薛宝钗总是很注意体谅别人,维护别人,这是她的好品质。
薛宝钗是很会体察人心的。有一次,王夫人说一个药名,话到嘴头想不起来了,说好像是什么“金刚丸”。贾宝玉就笑,说什么“金刚丸”,还“菩萨散”呢。结果薛宝钗就在旁边说,是“天王补心丹”吧。回答正确。薛宝钗能猜出来,说明她能准确地把握王夫人的思路。
薛宝钗这本事是怎么练出来的呢?是因为她家里也有这么一位老妈。想必薛姨妈也经常有说不上来的话,薛宝钗跟她朝夕相处,免不了总是要猜。这势必让薛宝钗养成了琢磨人的习惯。薛姨妈又是官宦小姐出身,除了因为上了年纪,有说不上来的话,肯定还会因为傲娇,说话经常留半句,这也是要宝钗去猜的。
薛宝钗陪在母亲身边,替她解闷,帮她出主意,这对她的情商是一个极大的锻炼。林黛玉就没有这个锻炼的条件了。
薛宝钗的理性,超出了她的年龄,让她有时候显得有点冷酷。最典型的是金钏儿死的那次。
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鬟,王夫人认为她勾引宝玉,打了她一巴掌,骂她是“下作小娼妇”,把她撵出二门,剥夺做贴身丫鬟的资格,去做贱役。金钏儿是跟在王夫人身边“当自己女孩儿一样”长大的,这次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。她被撵出去之后,很快就淹死在井里了,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测她是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羞辱而自杀的。
这件事说得严重一点,其实就是王夫人把金钏儿逼死了,就算不是,王夫人也是在她死前做过很过分的事,因此,王夫人内心非常不安,自己偷偷在房间里掉眼泪。宝钗看见了,问是怎么回事。王夫人只能说金钏儿投井死了,又不能跟宝钗说金钏儿勾引宝玉,也不能说自己是怎么骂的她,就说起因是金钏儿把东西弄坏了。
薛宝钗就安慰王夫人,说金钏儿应该不是赌气自杀,可能就是不小心掉下去的。然后说就算她是自杀,能为这点事自杀,也是个糊涂人,死了也不可惜。
有人看到这儿,就说薛宝钗真是冷漠啊,一个大活人被逼死了,你就这么说话。
首先得说,就薛宝钗掌握的信息来说,事情确实没那么严重。薛宝钗是不知道王夫人说金钏儿勾引宝玉的,王夫人对她隐瞒了关键信息。王夫人那句话,今天叫“荡妇羞辱”,是很严重的。金钏儿值当去死,其实是因为这个。如果就是因为一般打坏个东西,金钏儿确实没有自杀的动机,即使是自杀,也很难说是被王夫人逼死的。宝钗根据她掌握的信息做出这样的推断,还是合理的。
即使薛宝钗对王夫人的解释有疑惑,她也至少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王夫人害死了金钏儿。即使是司法机构,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做无罪推定。你不能要求薛宝钗根据这点信息就去跟谁检举揭发王夫人。
这时候薛宝钗的任务,就是安慰王夫人。死者不能复生,重要的是照顾生者的情绪。即使生者有过错,只要她没有犯死罪,就应该对她进行心理疏导。薛宝钗说的那些话,都是为了给王夫人以安慰。比起在这时候声讨王夫人,薛宝钗的做法其实是人道的。
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来,宝钗很会劝人。别人难过的时候,知道怎么劝,这是了不得的本事。
薛宝钗在安慰王夫人之后,就建议她多给金钏儿家些银子。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弥补王夫人过错的方法。让王夫人以一种实际行动表达她的愧疚,也可以让她心里好过一些。王夫人想送金钏儿两身新衣服做装裹,说送王熙凤的不合适,送林黛玉的也不合适,薛宝钗就主动提出来,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她。
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死人做装裹,怎么说也是让人心里有点别扭的。王夫人说不能用林黛玉的衣服,表面上是说她身体不好,怕不吉利,其实也是她作为舅妈,不好意思跟黛玉提。她甚至跟庶出的女儿探春都没敢提。跟王熙凤倒是提了,不知道为什么也被婉拒了。薛宝钗是亲外甥女,她才敢提。
宝钗很爽快地说用我的衣服吧,她这也是在为所有人着想。首先她是帮了她姨妈一个大忙,减轻了王夫人良心的一点愧疚,同时也让王夫人不用去跟林黛玉张嘴。她拿出自己的好衣服来,对死去的金钏儿,也算是尽了一点心意。对别人表示同情,要拿东西当然就是拿自己的东西。这样,黛玉和凤姐也不用为难了。唯一略有利益损失的,就是宝钗自己。
宝钗嘴上说,我不像林黛玉,我不忌讳这些个,其实她是意识到,这时候就她拿出自己的衣服来合适。什么人会经常说“我不在乎这些”呢?就是经常要牺牲自己利益的人。
薛宝钗在贾家,就是这种经常要牺牲自己利益的人。不会是很大的牺牲,但往往是牺牲她更合适。林黛玉知道的忌讳,薛宝钗也知道,但是她明白,自己不应该讲这些。
薛宝钗先通过推论减轻王夫人的罪责,再帮她提出积极赔偿的方案,最后拿出自己的衣服来,为死者尽心,为生者分忧,应该说,她这一套劝解的流程算是很周到的了。至于背后那些她不知道的隐情,是不应该由她来负责的。
又比如第二十八回,薛宝钗正在高高兴兴地扑蝴蝶,不小心撞破了林红玉的小秘密,听见她在亭子里跟坠儿说自己喜欢贾芸的事。林红玉说着说着,就说别有人在外头听见,咱们把窗户打开吧。这时候薛宝钗正在那儿听呢,这要是打开窗户正好看见一个薛宝钗,那就很尴尬了。
薛宝钗是个有等级观念的人,她很看不上这些丫鬟,也看不上这些私相授受之事,所以这时候她心里骂了她们俩几句。这是她的封建思想,我们批判她。其实她这时候心里真正想的是,我得表明一下,我什么都没听见,我没听,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。
她怎么表明呢?她总不能像宝玉一样,站在那里大喊,“我不告诉别人”。贾宝玉这么喊就不太人情练达,薛宝钗有更正常的处理方式。
薛宝钗就先不言语,心里飞速地盘算了一下,然后故意放重了脚步。越是要告诉人家我没有在听,越是先要放重脚步,表明自己的存在,告诉人家,我不介意你知道我的存在,因为我什么都没听见。
放重脚步,然后大喊,说“颦儿,我看你往哪里藏。”虚构出一个林黛玉来。然后告诉她们,我刚才看见林姑娘蹲在这里弄水儿,我要吓她一跳,结果她跑了。说得有鼻子有眼的。曹雪芹那点写小说的才能全给了薛宝钗了。
薛宝钗在一瞬间编出来的这个小说,就把她偷听的嫌疑择干净了。说我可是跑过来的啊,我可没站在这儿听啊,虽然我现在在这里,一瞬间之前可是不在的。我跑过来可是奔着林黛玉去的啊,我可没空注意周围别人说什么呢啊。
编得不仅生动,而且严密,完美地指向了她要说的话:“我什么都没听见”,但是又不漏痕迹。还编得这么快,真是不容易。
但是她编这个故事有个漏洞,就是她把林黛玉卖了。
那林姑娘一直蹲在这儿弄水儿,林姑娘听见了没有呢?肯定听见了啊。而且林姑娘“心里又细,嘴里又爱刻薄人”,她听见了,简直比宝姑娘听见了可怕一万倍。有人甚至以为,薛宝钗在这儿就是故意坑林黛玉的。
我觉得薛宝钗不是坑林黛玉,她的脑子哪那么厉害,临时编这么个故事,还想好嫁祸林黛玉了。她也没有动机嫁祸林黛玉,因为她不想嫁给贾宝玉,一听说贾宝玉有女朋友就躲他远远的了。
就算她憋着害林黛玉,让两个丫鬟知道林黛玉知道了她们的小秘密,也害不着林黛玉,林红玉总不能为这个半夜潜入潇湘馆去暗杀林黛玉去。
薛宝钗编这个瞎话只是为了避免当面撞见尴尬,根本嫁祸不了谁。她就是疏忽了,那么快编了一个瞎话,百密一疏,把林黛玉扯进来了。这个小瑕疵无伤大雅,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。
琴边衾里两无缘
第四十二回,林黛玉在行酒令的时候怕罚,冲口说出来两句戏词儿,薛宝钗就把她叫去,教育了她一番不要看杂书之类的封建大道理。看起来好像是,薛宝钗用封建礼教打压追求自由的林黛玉。
但是奇怪的是,经过这一番“打压”之后,林黛玉跟薛宝钗的关系好起来了。这是怎么回事?林黛玉天生喜欢被教训?她不是这样的人啊?
让我来还原一下这个过程。
宝钗听到黛玉说戏词儿,是怎么想的呢?她看戏文儿比黛玉多一百倍,她真的会觉得黛玉念了两句戏词儿就是坏女孩吗?
她想的其实是,啊,像颦儿这么一个人,居然也听戏?就好像你突然发现,你们班的那位连PPT都不太会用的诗词才女,居然也混古风圈的感觉。
林黛玉听戏是刚起步,她那个教她“惜福养身”的父亲,肯定也给她灌输了“戏是没品位的”这个观念。她之前给人的印象自然也是不听戏的。薛宝钗对这个林探花的女儿、政老爷的亲外甥女,其实是多少有点敬畏的。她自己听戏多,但是也知道当时的社会认为戏是低俗的东西,大概出去K歌的时候也是不敢叫林黛玉的。突然听说她也听戏,自然是大惊之中又有一丝欣慰的。
当然,她也看得出来,林黛玉刚开始听戏。
所以,当她说,“你跪下,我要审你”的时候,是带有一点俏皮的。平时都是黛玉拿宝钗开玩笑,这回竟然反过来了,这也是曹雪芹爱写的情境。薛宝钗不是板着脸,真的要“审”黛玉,真的让黛玉“跪下”,她也没这个权限,这句话应该是眼角带着笑说的。她想说的是,“你也听戏了是不是?”
可惜,黛玉开玩笑,宝钗接得住梗,但是宝钗开玩笑,黛玉就接不住梗了。黛玉其实是不习惯被人开玩笑的,她看戏文,心里也是有很强的负罪感的,现在被宝钗提起来,她倒成了精神紧张的那一个了。所以,她没听出来宝钗是开玩笑,觉得宝钗在责备她。所以“羞得满脸飞红,满口央告。”
其实黛玉对宝钗也是有所敬畏的。因为宝钗样样都好,又守规矩,又懂事,又是客人,贾母肯定少不了夸她。对黛玉来说,宝钗就是那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黛玉认为听戏是不好的事,这个不好的事又偏让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发现了,所以她觉得格外窘迫。
宝钗发现她认真了,赶紧拉她坐下吃茶,解释误会。说“你当我是谁?我也是个淘气的。”我不是什么别人家的孩子,我跟你是一头的,我比你还厉害呢,我看戏文比你多多了。她说自己小时候什么戏文都看过,气得大人把书都烧了。
妙的是,这地方宝钗说了一句,“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”,这一句透露了她在黛玉面前的心态。
薛家虽然没有爵位,做的是典型的寒素职位“紫薇舍人”,但这也是典型的读书人的职位,地位很高了,说“也算”,实在是过谦了。只不过,在林如海和贾敏的女儿面前,她不太敢炫耀自己家的文化罢了。同时她又要表明,我们家的文化虽然比不上你们家,但是我们家也是有文化的,你别光看我爸爸是做皇商的,皇商也有文化,也是读书人。
意思是,我跟你是说得上话的。这一句,写出了宝钗在黛玉面前些微的自卑感。因为这一点自卑感,和“也算”的挣扎,宝钗其实是很在意黛玉对自己的看法的。
宝钗毕竟长两岁年纪,又以人情练达见长,接下来,她就谈了一番她对世事的见解。薛宝钗的思想,总的来说,就是把什么都分级。
首先,读的书要分级。圣贤的道理,辅国治民的谋略,这是第一级的正经书。诗文在其次,戏文又在其次,算杂书。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主流的文体观。
其次,人也要分级。男人比女人高级,因为男人能辅国治民,女人不能。但这并不是主要的,主要的是人有贤愚,有聪明有笨的。笨人读高级书,也读不出什么来,反而把书糟蹋了。这话不怎么政治正确,但是这种事也是有的,比如江湖上好多打着“国学班”旗号的骗子,那就都是笨人读书把书糟蹋了。
所以,薛宝钗认为,笨人干脆就别浪费时间读书了,男的就去种地做买卖,女的就去做针线活。薛宝钗说,咱们就做做针线活就行了。她把自己和林黛玉都归到笨人里头了,这个我是不能同意的。不过这也算是现实,因为那时候她们不能参加高考。
薛宝钗说,我们是女孩子,不用太努力,做些针线就行了,实在认得字了,那就看点高级书。看低级书,看进去了,再入了迷,就不好了。
问题是,看低级书,什么情况下会入迷?其实是看得少的会入迷。有的同学平时不看小说,偶尔接触一篇网文,就看进去了,什么嫡庶,什么宫斗,都当成真事。像我这看了成千上万篇网文的,就不会入迷,只会把网文拆开了去分析它们的类型。
薛宝钗看的戏文多,她就不会入迷,知道戏只是戏。戏在生活中有自己的位置,但是不能越过边界,进入现实生活。林黛玉刚开始看戏文,她现在就有入迷的危险。所以薛宝钗提醒她,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那都不是真事,别太当真了。
薛宝钗这一番话,不见得都正确,但在林黛玉来说是闻所未闻的。
像“女孩子不要太努力”这样的话,别说今天的你觉得政治不正确,其实林黛玉也没听过。因为林黛玉是独生女,林如海养她有点当儿子养,当然不会要求她认真读书举业,但也不会特意强调“女孩子就要怎样怎样”。
所以,现在宝钗这么说,林黛玉的感受是,啊,怎么跟我小时候听说的不一样?她归因为母亲去世得早,没有人跟她说女人的私房话。其实我觉得,贾敏要活着,倒也不一定这么教她。
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,是需要大几岁的同性朋友教点“坏”的。父母讲的道理可能很正确,但是到一定阶段,人总是要听一点和父母说的不同的声音。青少年也往往爱听这样的话,觉得新鲜。
这些不那么正确的话,比如“你可以不好好念书”,是不能由父母和老师来说的,只能由大孩子告诉你。在年轻的时候,认识几个大几岁的朋友,是很有必要的。
薛宝钗在林黛玉面前,承担的正是这个“教坏”的角色。林黛玉从小听的是要好好念书,薛宝钗说,我们是女孩子呀,不用好好念书呀。林黛玉从小是崇尚真性情的,薛宝钗告诉她,戏文里的性情都是假的,不能认真呀。这其实都是些“负能量”,但是给了林黛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,这给她的内心震撼是巨大的。
因为有这种震撼,黛玉对宝钗就产生了依恋。她觉得宝钗这么懂人情世故,崇拜得不得了。懂人情世故,也是一种力量。至于宝钗说得对不对,她暂时没有能力分辨。
林黛玉在这儿低着头琢磨,没有马上回应。她的回应,曹雪芹放到四十五回才写。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这番话表示感谢。
她说:“我最是个多心的人,只当你心里藏奸。”黛玉为什么会觉得宝钗心里藏奸呢?其实这都不需要跟宝玉有关。
你想你好好在姥姥家住着,突然来了一个你舅妈的外甥女,还是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你姥姥为了客气,天天在你面前说她好,你不会对她起戒心吗?不会尽量把她往坏里想吗?你会想,“她哪有那么好,不过是会讨好大人罢了”,这就是黛玉所谓的“心里藏奸”。
这里,曹雪芹也是顺便向读者解释一下,宝钗不是“心里藏奸”的,是对人很好的。
黛玉很感激宝钗劝她不要看杂书的话。说要是倒过来,她肯定“不饶”宝钗,也就是肯定要天天拿宝钗打趣,而宝钗只是私下里和她说,诚恳地规劝她。这个倒是,这是黛玉和宝钗性格的差异。黛玉说是感激宝钗教导她,其实这里更有对宝钗人情练达的钦佩。
到这里,黛玉真的认为,宝钗确实是比自己强。宝钗“心里藏奸”的预设被证明是错的,宝钗又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,像黛玉这样的人,对于她觉得好的人,是会真心亲近的。这是钗黛关系就此改善的真正原因。
宝钗也很高兴,就此说了好多燕窝粥的事,说林黛玉应该多喝燕窝粥调养。这又充分发挥了宝钗生活知识丰富的特长,显出宝钗的贤惠来了。林黛玉说自己住在姥姥家,不出钱,不好意思生事再弄燕窝粥,薛宝钗还主动提出,自己掏钱给黛玉弄燕窝粥。当然,之后不久,宝玉就把这项开销接过去了,这是后话。
宝钗这时候说这句话,说明她对黛玉是真的疼爱,也说明黛玉能与她真心交往,她是真的高兴。
话说回来,宝钗对黛玉的这些规劝,都是对的吗?当然不是。
其实那些辅国治民的书没那么好,辅国治民的人也没那么好,读书的女孩子是比只会做针线的女孩子更有魅力的,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也都是文学精品。这几点,薛宝钗都说错了。
薛宝钗的社会知识比较丰富,但是她的知识中也存在大量的错误。毕竟她还太年轻,没有机会接触大量的社会现实,她对社会的理解,有很多是道听途说。大孩子在给小孩子“教坏”的时候,难免有一大半知识是错误的,这一点也很真实。
错归错,不耽误小孩子对她崇拜得五体投地,也不耽误小孩子由此引发思考,自行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对于薛宝钗的错误,贾宝玉就看得比较清楚,贾宝玉要是听见她劝黛玉这些话,就又该说她“国贼禄蠹”了。黛玉在这方面就显得更懵懂一点。宝玉对这些“国贼禄蠹”言论的零容忍,也比黛玉更坚决一些。
我前面说,一个才子同时人情练达,并不会俗。一个人并不会因为他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变俗,社会知识也是一样。那什么人会俗呢?掌握了错误的社会知识的人会俗。
社会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,你看一个人说得头头是道,应该怎么巴结领导,女博士怎么嫁不出去,其实他说的知识可能都是错误的。掌握了很多错误的社会知识,对世界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偏差,这样的人就会俗。
很不幸,薛宝钗最大的一个缺点,就是她有很多错误的社会知识。当然她还远远没到那些须眉浊物的程度,她还年轻,还可以继续学习正确的社会知识,但是,如果她一直信奉这些错误的社会知识,就会比较快地滑落为鱼眼睛。
贾宝玉最生气的,就是薛宝钗和史湘云会跟他说“混账话”。从成年人的角度看来,这些“混账话”就是错误的社会知识。贾宝玉这样的,其实在士族社会不是不受欢迎,结交贾雨村,对他也没有更多的好处。这些“混账话”会让黛玉觉得新鲜,但最终没有被她接受。宝玉也不会与说“混账话”的宝钗结婚。
黛玉有见识,宝钗有社会知识,这一点上,她们又形成了互补。黛玉很清楚自己爱的是什么,但是不太清楚社会喜欢什么;宝钗听说过社会喜欢什么,但她自己暂时没有特别爱的东西。
黛玉如果听到错误的社会知识,也许会信。如果有人跟她说:“你这样是不受人喜欢的。”她大概没有什么自信。但是,她有一种直觉,即使你跟我说大多数人喜欢这样,我也信了,但我最终还是不会照着去做,我还是会做我喜欢的事。
宝钗如果听到错误的社会知识,她就真的会信,因为她无法判断这些知识是不是对的。
黛玉以直觉见长,宝钗以经验见长。如果是成年人,这两种人是各有优劣的,但是对少年人来说,以直觉见长比以经验见长要好,因为少年人的经验实在不是长处。少年人比起同等智力、阶层的成年人来说,经验永远是不够的,少年人比成年人的优势就在于,他们更清楚自己爱的是什么。
所以,少年人应该多发挥自己的长处,坚持自己所爱的,而暂时不要管功利。功利不是不好,只是少年人没法知道什么才是有利的。
直觉并不是非理性的,而是理性的集合,对于过于明显的结果,其实不需要很细致的信息和推理。就像,你不需要研究税法,就知道你过年收到的十块钱压岁钱不用上税。就像,林黛玉不需要知道全社会喜欢什么样的人,就知道她爱的是宝玉。这件事情你能判断对,并不是什么神迹,而是说明你有更强的理性。
黛玉去世后,宝钗会有一次出场的机会,跟宝玉结为夫妇。到那时候,宝钗的这个缺点会大大减弱,因为她错误的社会知识,会在社会现实面前得到校正。
在我看来,宝玉考中科举,进入翰林院的可能性,是非常大的,以他的聪明,其实科举真的没有那么难。到那时,薛宝钗就没有什么“混账话”可说了,她不得不承认宝玉其实是一个被士族社会欢迎的人,她嫁给宝玉后,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,是可以过一段夫唱妇随的日子的。
但是,这日子能一直过下去吗?我觉得不行。曹雪芹也觉得不行。脂砚斋不止一次提到,宝玉最后有一个撇下宝钗,撒手离去的行动。
日子久了,宝钗错误知识多而缺乏见识的缺点,仍然会显露出来。宝玉进了翰林院,薛宝钗可能暂时会满足,但是稍微过几年,难免又会觉得他升官慢,仍然会劝他多去跟贾雨村他们交往。
对于男人的世界,宝钗是缺乏了解的,但是她会发表意见。这在夫妻生活里,是最忌讳的。别说贾宝玉,比他俗的男人也受不了,离开宝钗,只是早晚的事。女人发表意见没有错,但是没有应有见识的人发表意见,确实是一件很烦人的事。旁人认为宝钗最贤惠的地方,反而是她最失败的地方。
宝玉离开宝钗,这件事看起来很无情,脂砚斋管这叫“情极至毒”。“毒”这个字的本意,就是积累,一个东西积累多了,腐烂了,就会产生毒素。什么东西多了,就会走向反面。因为他太有情了,所以才会做出来最“毒”的事,最无情的事。
宝玉是至情至性之人,所以他终于受不了宝钗整天唠叨“混账话”,为此,他可以“拔腿就走”,完全不顾宝钗的情分。
林黛玉在崇拜薛宝钗的时候,并不知道,其实宝钗是错的,她自己才是对的。一个人在很多年后,难免会明白,自己当年崇拜的那个大孩子,其实是错的。只是,林黛玉没有这个时间去明白了。
薛宝钗因为人情练达而受到大家的喜爱,却最终败在了对错误社会知识的迷信上。她与贾宝玉,终究是没有缘分的。
薛宝钗是曹雪芹第三人格的代表,作为林黛玉的对比而存在,代表了曹雪芹性格中人情练达的一面。
宝钗呈现的是一个人需要顾全他人、并没有遇到真爱时的状态,与宝玉只有偶尔萌动的情愫。
宝玉在钗黛之间的选择,是超性别美与女性美之间的选择,是见识与知识间的选择,也是父系与母系之间的选择。宝玉有所摇摆,但始终选择了黛玉。
钗黛相处,是一幅唯美的画面,宝钗对黛玉略有敬畏,黛玉在消除误会后对宝钗崇拜有加。
迷信错误的社会知识,是宝钗的最大弱点,最终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。